品八桂美食 赏边关美景 购崇左优品 崇左农文旅走进新华社活动启幕

崇左 更新于:2025-09-25 11:09
  • 正直晋州8H7

    茶香袅袅中,壮锦纹样流转;美食扑鼻间,边关风情尽显。近日,“品八桂美食 赏边关美景 购崇左优品”崇左农文旅特色活动在新华社隆重启幕。这场集味觉盛宴、视觉享受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活动,通过美食展示、美景推介、优品展销等多元形式,将崇左的农耕底蕴、山水灵秀与边关魅力生动展现给全国观众,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搭建起高效的传播平台。

    美食展区:壮乡风味惊艳京城


    活动现场,最引人驻足的当属充满壮乡特色的美食展区。一张张翠绿的芭蕉叶铺就的簸箕上,各色佳肴琳琅满目,这正是壮族传统宴席“簸箕饭”的经典呈现。金黄的鸡排、油润的香肠、软糯的玉米粑粑错落有致地摆放着,其中最具特色的糯米猪肠尤为抢眼——精选本地优质糯米灌入新鲜猪肠,蒸制后米香与肉香深度交融,口感层次丰富且香而不腻。


    隔壁的龙州鸡肉粉展位前始终排着长队。用土鸡慢熬的高汤清澈透亮,加入酸笋、酸菜和青柠汁后,酸辣鲜香瞬间迸发,成为现场的人气爆款。天等县的特色小吃吉劳也首次亮相京城,松软细腻的口感搭配浓郁香味,让不少嘉宾赞不绝口,直观展现了崇左美食的多元魅力。


    “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,更承载着壮乡人民的生活智慧。”现场的美食传承人介绍,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,是崇左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
    美景推介:边关风情如诗如画


    美景推介区通过沉浸式影像与互动沙盘,将崇左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。大屏幕上,德天跨国大瀑布的水流奔涌而下,三叠跌落的壮美景观震撼人心。作为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,其年均水流量达黄果树瀑布的3倍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10月中越德天(板约)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后,游客可实现“一日游两国”的独特体验。


    一旁的左江花山岩画影像同样引人入胜。这些距今2000多年的褚红色岩画,以“人”形图案为基础,逐渐演化出铜鼓、凤灯等复杂元素,与山体、河流共同构成世界文化遗产,被专家称为“无字的天书”。


    友谊关的历史厚重感透过影像扑面而来。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关隘,始设于汉代,历经更名,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“友谊关”匾额熠熠生辉。作为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仍在使用的边关,它见证了镇南关大捷、镇南关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,如今既是国家一类口岸,也是承载爱国主义记忆的文化地标。


    此外,明仕田园的云雾茶山、归龙斜塔的千年奇观、白头叶猴保护区的灵动身影等影像轮番播放,让嘉宾们仿佛置身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的诗情画意中,充分感受着崇左独特的自然魅力。


    优品展销:乡村振兴生动实践


    在崇左优品展销区,各类特色农产品与文创产品琳琅满目,成为乡村振兴成果的生动注脚。宁明县的古法红糖色泽温润,传承人现场展示的熬糖技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。这款依托电商平台走向全国的特产,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。


    龙州壮锦系列产品更是惊艳全场。“琴之锦”“龙艺织锦”等品牌将传统织锦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,推出的围巾、抱枕等60余款文创产品,让千年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。天等县的茶叶与茶文旅衍生品也备受关注,依托当地茶园资源打造的茶旅体验项目,正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样板。


    “这些特色产品不仅质量上乘,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”参展企业代表表示,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,崇左的特色产品正在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
    互动体验:文化传承活态呈现


    活动现场设置的互动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。壮族天琴表演中,悠扬的琴声搭配独特唱腔,展现了这项非遗艺术的独特韵味。近年来,崇左通过举办天琴文化研讨会、打造艺术品牌工程等举措,持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

    在壮锦织造体验台前,嘉宾们亲手触摸彩线交织的纹理,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。现场还发布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:“山水田园之旅”串联明仕田园与左江风光,“边关探秘之旅”涵盖德天瀑布与友谊关,“文化溯源之旅”聚焦花山岩画与龙州起义纪念馆,为游客提供多元出行选择。


    “这些互动体验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。”参与体验的嘉宾表示,通过亲身参与,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崇左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
    融合发展:乡村振兴的新路径


    崇左市相关负责人在主旨推介中表示,崇左始终坚持“以生态为底色,以农业为基础,以文化为灵魂”的发展理念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。江州区卜花村通过发展农耕体验园、农宿等业态,吸纳近200名村民就业,人均月增收3000元;大新县打造的农文旅融合百亿项目产业带,宁明县建设的花山温泉小镇,都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。


    “此次走进新华社,既是展示崇左魅力的窗口,更是寻求合作的契机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期待以此次活动为纽带,让更多人走进崇左、了解崇左,共同分享崇左发展的机遇。


    新华社相关负责人指出,崇左的农文旅融合实践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通过将生态资源、文化遗产与农业基础有机结合,崇左不仅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,更擦亮了“壮美边关 魅力崇左”的文化名片。未来,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,借助权威传播平台讲好崇左发展故事,助力特色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播。


    专家研讨:探索边疆发展新范式


    活动期间,嘉宾们还围绕“农文旅融合的边疆实践”展开深入座谈。专家学者认为,崇左的成功在于精准把握了三大核心:以交通网络建设打通发展脉络,德天至花山风景道等基础设施让美景“可及”;以智慧平台提升服务品质,“一键游广西”崇左版块优化游客体验;以文明建设涵养发展底蕴,95.84%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与“中国好人”等典型评选,让乡风文明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


    “崇左的实践为边疆地区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”与会专家表示,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,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,更增强了文化自信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。


    成果丰硕:合作共赢开启新篇


    当天下午,活动在优美的壮族歌舞表演中落下帷幕。活动现场,多家企业与崇左达成合作意向,涉及农产品采购、文旅项目开发等多个领域。此次活动通过新华社的全媒体传播矩阵,形成强大传播声势,相关话题登上热搜,让“品八桂美食 赏边关美景 购崇左优品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
    从边关瀑布到田园村寨,从非遗技艺到现代产业,崇左的农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。这场走进新华社的特色活动,不仅展现了一座南疆国门城市的魅力与活力,更预示着在乡村振兴与文化强国战略指引下,崇左将以更开放的姿态,书写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。


    正如那奔流的左江水,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,崇左正以独特的边关风情、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涌而去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